新东方心理咨询——专业私人心理顾问

手机

密码

注册 忘记密码?
>
您的位置:
心理资讯
秋分阴阳平,心神宜守中——董利军老师谈秋季情绪平衡
来源:www.psyc.com.cn | 作者:新东方心理咨询 | 发布时间 :2025-09-21 10:31:16 | 27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秋分时节昼夜均长、寒暑相平,人体气血由外放转向内收,易出现疲倦、情绪波动等“悲秋”现象。这并非心理问题,而是身心回应自然更迭的正常反应。董利军老师提出“守中”智慧,即保持情绪稳定、不偏不倚。具体建议包括:起居方面早卧早起,跟随自然节奏;饮食上多食银耳、百合等润燥之物,少食辛辣;情绪上通过静坐观察呼吸与念头,保持觉察而不沉迷。秋的肃穆是回归内在平静的契机,愿众人守中如一,心安自在。

新东方心理咨询

“金气秋分,风清露冷秋期半。”时至秋分,南北两半球昼夜均长,寒暑相平,正是阴阳平衡、万物收敛之时。《春秋繁露》有言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这句话不仅道出天时之变,更暗合人体小宇宙的运行规律——天人相应,我们的身心也在此时进入一个特殊的转换阶段。

你是否最近总感到一丝莫名的疲倦,情绪也像天气一样忽高忽低?午后懒起,入夜难眠,偶尔心生淡淡忧愁,古人称之为“悲秋”。这并非现代人特有的矫情,也不是什么需要紧张的心理问题。在董利军老师看来,这是我们身体与心灵回应自然更迭最真实的声音。秋主收,宜静敛。此时阳气渐衰、阴气渐长,人体气血由外放转向内收,若调整不及,便易出现种种“不和”之症。

所谓“守中”,正是应对这种波动的大智慧。《中庸》曰:“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;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致中和,天地位焉,万物育焉。”“中”,不是平庸无为,而是不偏不倚、调和得当的生命状态。心理上的“守中”,就是不让任何一种情绪过度占据心灵——不狂喜、不深悲,保持内在的稳定与清醒。

那么,在这个由热转寒、由放转收的时节,我们该如何安顿自己的身心?董老师提出以下建议,融汇古训,简单易行:

新东方心理咨询

一、 起居有常,与日同行
《黄帝内经》强调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。不妨试着让自己跟随自然的节奏: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不必刻意追求过早起床,但尽量在晚上十一点前进入休息状态。早晨适当散步、活动肢体,有助于阳气生发;夜晚收敛心神,避免激烈运动或情绪波动,为身体蓄能。

秋季饮食调节

二、 饮食增润,甘淡为补
秋燥最易伤肺,而肺主悲忧,因此饮食上当以“润”为首要,辅以“甘淡”缓和脾胃。银耳、百合、蜂蜜、芝麻等柔润之品可多食用,少吃辛辣烧烤。一碗百合粥、一杯枇杷蜜水,不仅是身体的滋养,也是一种温柔的自愈仪式。

情绪觉察

三、 情绪觉察,如云来看
“每临大事有静气”,静坐是收摄心神非常好的练习。不需双盘打坐,只需每天抽出五到十分钟,安静地坐下,观察自己的呼吸和念头。情绪来来去去,就像天上的云,你只是静静看着,不推开也不沉迷。董老师常说:“你不等于你的情绪,你只是经历它。”这种保持距离的觉察,能帮助我们找回心灵的主动权。

四季之所以美丽,也正因为它们各不相同。秋的肃穆,不是生命的终结,而是另一种开始——它让我们学会回归,学会珍惜内在的平静。新东方愿如一抹秋阳,温暖却不炙热,陪伴每一个正在努力平衡身心、静心向内探索的你。

不必惧秋深,不必忧心荡。愿你我在这个金秋,皆能守中如一,心安自在。

新东方心理咨询董利军简介

更多